返回首页 > 位置: 查询天气 > 直辖级行政区划天气 > 正文

联防联动护佑安澜气象部门汛期保障海河流域安全

日期:2024/5/9 20:12:14 浏览:

这个主汛期,对海河流域而言极不平静。7月1日至9月5日,海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65.6毫米,较常年同期(275.4毫米)偏多近七成,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特别是7月中旬,海河流域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暴雨横扫京津冀等地,河北鸡泽、河南滑县等地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拓展,雄安新区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海河流域人口超1.5亿,防汛工作关乎首都安危,涉及民众福祉。

建党百年之际,防大汛、抗大灾更显意义非凡。面对海河流域主汛期“大考”,气象党员干部职工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以最大决心、最严要求、最实成效,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确保流域安澜汇聚能量,奋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把脉”海河流域

——提前部署,气候趋势预测让流域各方“心中有数”

6月末,7月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信息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发出,呈报至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即将到来的降雨过程可能对自治区范围内的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盟等地造成防汛压力,预测产品扎扎实实为防汛准备留出提前量。

不只是位于海河流域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京畿要地的海河流域,滋养着超1.5亿百姓。流域内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众多大中型城市,“千年大计”雄安新区也坐落其中。

据海河流域气象中心统计,7月1日至9月5日,海河流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七成。各河系中,永定河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其余河系偏多四成至两倍,特别是章卫河降水量为89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约2.1倍,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对于这样的形势,该中心早已“心中有数”。

海河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

今年汛期前,天津市气候中心预测:在盛夏(7月至8月),天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至2成,海河流域整体偏多两成左右。依据该气候预测,海河流域气象中心进一步发挥牵头作用,强化流域内气象、水文、灾情和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动,为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制作发布气候监测预测、重点区域定期预报、重大天气过程和应急联防等10种服务产品,逐旬滚动发布流域延伸期过程和30天趋势预测产品,并将3小时雷达外推定量降水预报、1天至10天智能网格预报等接入海委洪水预报系统,进一步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

历史上,海河流域曾水患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施的“根治海河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水患。而气候预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海河流域暴发局部洪水概率增加,一旦发生大洪水,工程险情等不确定因素将增多。

更周密的部署,源自更大的期许。

5月27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在京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海河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7月11日,庄国泰赶赴雄安新区,参加中国气象局海河流域防汛工作会。当天,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次日一早庄国泰赶赴河北省气象局,督导防汛工作。

“放大”海河流域

——打破行政区划,小流域联防让流域关键区高效防汛

从地图上看,海河流域如同一把打开的折扇。作为典型的扇形水系,海河流域支系众多,10公里以上的支流达300余条。如此多的支流带来的是更为复杂的流域防汛形势。

如何实现流域支系之间、相关省市之间的左右岸互相配合、上下游高效联动?打破行政区划、开展小流域联防成为亮眼举措。

图为天津市气象台流域预报科进行流域气象预报产品制作。天津市气象局供图

“今年流域部分水系防汛形势不乐观。”天津市气象台作为海河流域气象中心的主体业务单位,台长余文韬已经跟海河流域打了20多年的交道。他指出,海河流域具有河道源短流急,洪水突发性强、预见期短的特点,因此,更为精细的降雨预报一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白洋淀流域是海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6日,京津晋冀四省(直辖市)八区(市)的气象局在雄安新区首次召开白洋淀流域气象联防工作会议。联防区域涉及白洋淀流域上中下游区域的山西省忻州市、大同市,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雄安新区,天津市西青区,这样的小流域联防可谓“用心良苦”。

在近期的强降水过程中,四省(直辖市)气象业务人员通过白洋淀流域气象服务群实现预警、雨情、水情信息共享。作为新起点,白洋淀流域气象联防合作正朝着日常合作规范化、对接会商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化等更深层次和领域推进。

这跟今年6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到雄安新区检查防汛准备工作时提出的“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精准报告流域气象预报和雨量信息”的思路一致。

“小流域联防不只是数据的简单汇合!”北京市通州区气象局副局长温煦介绍。2019年,该局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共同建设“通武廊”气象灾害防御协同工作平台,气象信息实现互通互联。

闻汛而动,针对海河流域7月中旬的两轮降雨,“通武廊”三地气象部门密切关注上下游防汛形势,及时共享三地预报意见,增加天气实况通报频次。在特殊年景之下,这种小流域联防让上下游间的天气监测分析更有针对性和含金量。此举受到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的充分肯定。

今年7月,伴随海河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和海河流域小流域气象联防业务规定的印发,进一步强化“通武廊”“静沧廊”“平蓟三兴”“西青区、雄安新区”等跨省市的小流域联防协同机制,规范小流域联防机制启动条件、共享内容、会商形式,加强流域上下游天气监测分析、预报预警信息的互通。

8月18日至20日,海河流域普降大雨,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蓟州区分外关注上游来水。降水发生前,蓟州区气象台启动小流域气象联防机制,并在“平蓟三兴”联防微信群中提出信息共享的需求。位于上游的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气象台第一时间响应需求,共享19日至20日降水预报及实况信息。综合上下游雨情汛情后,蓟州区气象局完善服务材料,应急管理部门据此迅速部署,叫应相关部门、街镇,有效防范前期降雨带来的叠加影响。

在“七下八上”汛期关键期,“平蓟三兴”“静沧廊”等更多小流域联防的作用凸显。

“串联”海河流域

——多层级联防,让海河流域防汛减灾增添更多韧性

7月13日14时,受强降雨影响,海河流域滦河河系潘家口水库入库流量2390立方米/秒,滦河2021年第1号洪水形成。无论是位于天津的海河流域气象中心还是滦河发源地河北承德,气象部门紧盯监测预报和洪水的实时动态,一刻不敢放松。

为应对7月11日至12日强降雨,海河流域气象中心与海委紧密配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动向和雨情水情,加密天气会商,重点关注滦河、北三河、大清河、子牙河即将发生的涨水过程及低洼地区排涝和大中型水库水位变化情况。根据建议,河北省实施预泄,降低白洋淀和黄壁庄水库水位;北京市有序安排北运河榆林庄闸、杨洼闸提前泄流,为迎战强降雨做好准备。

从流域中心到流域涉及的8个省份,精细化服务,一头连着科学有效的决策部署,另一头连着百姓安危。伴随部门协同联动力度加大、监测预报技术提升,正为综合防灾减灾增添更多韧性——

豫北地处南太行山前平原,降水极端性强、致灾风险高,河南省气象局作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单位,已完成河南省70个子流域精细化划分,其中将海河流域划分为5个子流域,进一步精细化服务海河流域防汛救灾保障服务。

山西省气象局积极与海河流域气象中心及各成员单位共同合作,完善交流机制和规章制度,严密监测山西范围内海河流域的汛情发展。通过安排专岗,海河流域面雨量预报及服务更为周到。

山东海河流域呈现降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等特点,为此,省气象局积极与流域相邻地区开展天气联防,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并将进一步优化面雨量预报技术,准确提供马颊河、徒骇河等流域的面雨量预报产品。

海河流域气象中心还利用同海委合作优势,围绕北京、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及水库,利用气象数值降水开展滚动预测预报,将流域网格降水预报与水文模型耦合,为海委发布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预警、渍涝预报及流量预报等信息。(周爱春、叶奕宏、朱磊磊、梁苏洁、王祯晗、王雷、马超、马洵、冯子晏、祝熙航、张广梅、武雅丽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王亮张妍郝静)

文章来源于:http://www.cxtq.com 查询天气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