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7-13
全市平均降水量97.2毫米,最高气温下降至22℃
阳泉市政府www.yq.gov.cn
2022-07-1307:40
来源:阳泉日报
放大
正常
缩小
7月11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市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截至7月12日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97.2毫米,当日最高气温下降至22℃。此次降水“赶走”了连日的高温,有效为市民“降暑”。
全市建有54个气象观测站,能够准确、全面地监测降水量。气象观测站监测降水量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6个级别。据市气象台统计,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全市有29个气象观测站达到暴雨级别,有25个气象观测站达到大暴雨级别。全市最大降雨量为142.3毫米,出现在盂县南娄镇东南管村。
为应对强降水天气,市气象局严密监测预判,及时开展预警服务。7月9日,市气象局发布《7月11日~7月13日我市将迎来一次强降水过程需防范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各类次生灾害》的重要天气预报。7月11日11时,市气象部门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发电,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暴雨防范工作。响应启动后,市气象局各科室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参加各类天气会商,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和变更暴雨预警,并制作发布12期雨情快报,准确监测降水天气变化过程。
为有效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各级各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市气象局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山洪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城市内涝气象风险蓝色预警等各类预警信号和预警信息,并通过报纸、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提高公众知晓度,筑牢汛期防灾减灾“安全墙”。
眼下即将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极端天气易发、频发。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叫应服务”,加强部门联动,关注强降水可能带来的城市内涝、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提醒有关部门采取响应措施和行动。(常志宇温荣鑫)